唐诗
全唐诗
宋词
全宋词
元曲
诗经
楚辞
乐府诗集
其他古代
近现代诗
外国诗歌
诗词搜索
诗词理论
诗词专题
清明节诗词
诗词Tag
新华字典
诗词在线服务号
分享诗集
诗人专栏
诗词月刊
诗词编辑
贡献排行
推荐诗词
手机版
登陆|注册
老子
诗词
道德经二十一章... (267420)
道德经一章 (254707)
道德经二章 (72652)
道德经三章 (50425)
道德经四章 (43022)
道德经五章 (41274)
道德经八十一章 (38382)
道德经八章 (37241)
道德经六章 (36419)
道德经九章 (34396)
道德经二十章 (34113)
道德经十一章 (33358)
道德经十三章 (32989)
道德经七章 (32574)
道德经十章 (32241)
道德经十二章 (31710)
道德经十六章 (31485)
道德经十四章 (30854)
道德经三十三章 (29890)
道德经四十一章... (29284)
道德经十五章 (29242)
道德经二十二章... (28134)
道德经二十五章... (27624)
道德经十九章 (27155)
道德经十八章 (26518)
道德经十七章 (26490)
道德经四十五章... (26437)
道德经八十章 (26095)
道德经二十三章 (25624)
道德经四十二章... (23164)
道德经五十五章... (23161)
道德经六十三章 (23117)
道德经七十八章... (21983)
道德经三十九章... (21682)
道德经二十八章 (21390)
道德经二十九章... (20658)
道德经七十三章 (19808)
道德经三十七章 (19730)
道德经二十七章... (19068)
道德经三十二章 (18971)
道德经四十六章... (18927)
道德经五十一章... (18729)
道德经三十一章... (18701)
道德经六十二章... (18201)
道德经四十章 (18164)
道德经五十七章... (18125)
道德经七十七章... (17991)
道德经二十六章... (17879)
道德经四十四章... (17862)
道德经三十五章... (17818)
这里只显50首,要查看全部请按照诗人去
其他古典诗词
搜索。或者点击右边的作者名字。
搜索关键词
[
帮助
]
搜索关键词 :可以是作者、标题或者正文里的任意一部分
查询中 请稍后………………
道德经七十八章
老子
天下莫柔弱于水(1),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2),以其无以易之(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4)。是以圣人云:"受国之诟(5),是渭社稷主(6);受国不祥(7),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8)。
提示:不明白的汉字去
新华字典
搜索下。
【注释赏析】
(1)天下莫柔弱于水:天下,指天下的事物。莫柔弱于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
(2)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攻,攻击,进攻;莫之能胜,没有能够超过它(水)的。这句的意思是说,水的性情虽然是天下最柔弱的,但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比得过水。柔能胜刚,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子在观察事物、阐明道理时所引用的例子,最典型的莫过于水。老子曾经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民间谚语有"水滴石穿",也精妙地概括了自然界这一神奇的现象。洪水泛滥时那淹没田舍、冲毁堤梁的势头,更是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难以阻拦的。柔能克刚,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条法理。
(3)无以易之:以,用;易,交换、代替。没有可以用来代替它(指水)的。
(4)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指天下的人。莫不知,(天下的人)没有不了解(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个道理的。莫能行,没有能够去实践(这个法则)的。
(5)受国之诣:受,承受,承担;诣,屈辱。国,帛书本作"邦"。受国之诣:承担国家的屈辱。一说垢作"责怨"讲,受国之诣,即承受国人的责怨。
(6)是谓社稷主:社稷,指国家。社本指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帝王都要祭祀社稷,故社稷后来便成为国家的代称。是谓社稷主:这才叫做国家的君主。
(7)受国不祥:不祥,指灾难,承担国家的灾难。老子由水的现象推而广之,认为柔弱、谦下这类品质,表面看好象处于被动和劣势,实际上却占主动、处于优势。因此做国君的也应当象水这样,保持谦下、柔弱,承担一切屈辱和灾难,好象地位最低下,实际上却可以牢固地保持统治地位。
(8)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听起来)却象反面的话一样。这是老子从现象世界所存在的大量矛盾统一的事物中总结出的一个普遍原则。"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钠","明道若昧"、"大白若辱"、"上德若谷"、"大方无隅"、"大象无形"等话语,都是对这一原则的具体闻释,而这类语句,在《老子》一书中,可谓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充分体现了老子思想的辩证法与深刻性。
【译文】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攻击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水。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的人没有不懂这个道理的,但是没有人能够遵循它。因此有“道”的圣人说:“承当国家的屈辱,这才能叫做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难,这才配做天下的君王。”(这些)正面的话听起来却求是反面的话一样。
如果您认为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它
贡献者
请稍后......
请稍后。。。
鉴赏、评论:
126在线阅读网
122.48.132.42 2009/10/13 22:54:46 8 楼
6楼的好像更接近原文一些
126在线阅读网
124.94.163.25 2009/9/29 12:00:52 7 楼
水中央20
121.14.246.140 2009/9/10 23:28:00 6 楼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胜强,柔
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
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垢:通“诟”。耻辱。
不祥:灾难。
普天之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用来攻坚摧固没有什么东西能胜
过它,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它。弱胜强,柔胜刚,天下没有不知
道的,但没有谁能够做得到。所以圣人说:“只有蒙受住国家的屈
辱,才能叫做国家的君王。只有承担起国家的灾难,才配做天下的
君王。正面的意思须反过来理解。
126在线阅读网
221.8.130.88 2009/7/29 21:34:36 5 楼
126在线阅读网
113.128.10.126 2009/4/6 21:25:49 4 楼
126在线阅读网
221.212.99.66 2009/2/13 15:37:27 3 楼
126在线阅读网
221.212.99.66 2009/2/13 15:37:06 2 楼
126在线阅读网
122.194.185.198 2008/10/25 23:06:53 1 楼
请稍后。。。
正在提交,请稍后。。。
评论请先登录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反馈答复
|